姐做的不是手工藝,而是美好生活
做自己,
幫自己找一件休閒活來忙,
挖掘生活中難覓的
成就感、主控感及優越感
——莉玲老師
Just daily life
以手作創造人際與文化的串連
有趣
學習自己喜歡的事情,
用雙手充實生活
舒適
打造沒有對自己沒有負擔的生活,讓吃得穿的用的都客製化
理念
分享一款不同的生活模式
自然
重視環境照顧,
讓日常生活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
手作不僅僅是豐富了生活樂趣,也讓生活住起來更加舒適、更符合自己的喜好、更加健康天然。
在手作生活中,無形中也幫助環境與社會:降低購買塑化產品的需要、選擇友善土地的材料、減少了食物浪費。
自己手做,值得等待的滋味
學酵
「發酵」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,
味噌、優格、泡菜、酒......
是否有想過,
這些都是可以由自己做出來呢?
「手創課程:學酵」
帶你品嘗發酵食品的滋味,
重新認識發酵食物中的益生菌,
一起培養屬於自己的益菌來發酵吧!
學酵學什麼?
老師會一步一步示範如何從食材製作成發酵食,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帶你了解各種不同的發酵食,並教你如何應用製作出來的發酵食
適合甚麼樣的學生?
-
宅在家中不知道可以幹嘛的人
-
在意食安問題的人
-
喜歡自己做料理的人(料理小白也很適合)
-
第一次聽到發酵食,對此很感興趣的人
需要準備什麼?
-
一台網路速度夠的電腦
或行動裝置 -
自己喜歡的密封玻璃罐
-
一台電子秤
-
75%酒精(消毒用)
-
依照課程準備食材
善用發酵,一年四季都能享受不同風味
台灣這座寶島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盛產農作物,是最適合挖掘發酵食新滋味的寶庫。盛產季是各個蔬果最新鮮、最少農藥、味道最好且最便宜的時刻,多購入一些來製作發酵食,不僅在過季時也可以享用到這份滋味,也能幫助台灣眾多自給自銷的在地小農解決盛產滯銷問題,讓辛苦種出來的農作物免遭於爛在田中的心酸。
簡化料理、豐富滋味、提升健康元素
食材在經過發酵之後,食物營養分子會被分解變得更好消化吸收,其中的好菌(益生菌)會增加,幫助身體菌種平衡、提升免疫力,且會變出另一番獨特的風味,也可以依個人喜好加入香料,例如:辣椒、蒜頭、馬告,而產生不同滋味,讓發酵食不只直接就可以當一道配菜,也可以搭配其他食材,不需另外調味的炒煎煮涼拌,製作出別人做不出來的獨門菜色。
學酵帶你認識四大常見發酵
解析傳統阿嬤的滋味:醃漬與發酵
早期會使用大量的鹽或糖來醃漬發酵保存蔬菜,好度過糧食缺乏的冬天,而這些阿嬤獨有的絕技就如同它的作用,至今都還保留在台灣美食文化中。
但在現代社會中逐漸因為健康意識以及保存技術的進步,僅靠工廠技術保存這番風味,逐漸失去這項傳統絕活。
過去台灣並沒有仔細的去分化醃漬與發酵的差別,導致我們搞混兩者的帶給身體作用,試著做做看,用眼睛跟嘴吧去認識兩者的變化,就會發現早期的智慧並沒有我們想的這麼簡單。
發現東方美食的秘密:米麴與鹽麴
米麴在中國與日本的飲食文化中存活了千百年,也是現在台灣飲食文化的重要角色,包含生活常見的醬油、味噌、豆腐乳,傳統文化中的醬筍、醬鳳梨,或是去日本常會聽到的甘酒,都是從米麴衍伸出來的食物。
日本家庭的必備調味料鹽麴,也是從結合米麴做出來的,除了調味,還能提升鮮味及嫩肉,讓料理事半功倍,健康也加倍提升。
儘管兩者的效用多多,但在台灣米麴與鹽麴並不是那麼容易取得,價格也不便宜。慶幸的是,學習製作並不是難事,只要掌握養米麴菌的技巧,就可以一直讓家裡都有健康的調味料囉!
讓麵包長大的風味好菌:酵母
酵母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益菌了,做麵包、釀酒都可以聽到他的名字。但你知道酵母菌是怎麼來的嗎?
自己養的天然酵母可以從各種花草果實培養出來,有別於一般商業的「單一酵母」,可以不需額外添加香料就能做出各種風味的麵包,且自養酵母多種益生菌,能幫助身體的菌種平衡。
如果喜歡吃麵包、做麵包,不妨考慮自己養酵母,做出自己喜歡的風味吧。
不用專業器具製作的天然汽水:康普茶
市面上賣的汽水,含糖量高、熱量高,即使知道不該常喝,卻敵不過夏天的悶熱、小孩的哀求、氣泡刺激的誘惑嗎?
康普茶可以用紅茶、綠茶或是咖啡進行發酵,發酵過後,咖啡因會略略減少,香味會被保留下來,口味多了一些酸甜,且產生出氣泡,不僅低糖健康,喝起來完全不輸市售氣泡水,讓小孩跟減糖瘦身的人都可以安心飲用